社團是群眾性的實踐組織,其目的是著眼于學生基本素質的提高,著眼于個性的發展和創造力的提升。關于它的意義我們有以下認識:
1、社團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促進學生智能的全面發展?,F代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而且人的智能發展是不均衡的。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在《多元智力理論》中指出了每個人都存在七種相互獨立的智力,它們是語言智力——學習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音樂智力——交流、理解和創造聲音所產生的意義的能力;邏輯數學能力——運用和評價脫離具體事物關系的能力;空間智力——準確感受視覺——空間世界的能力;身體運動能力——用身體的全部及部分去解決問題或制作產品的能力;內省智力——辨識自己的情感、意識和動機的能力;人際智力——對其他人的情感、信念和意向進行識別和區分的能力。每個人在某種程度運用所有的智力,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智力組織。不可否認,傳統的教學活動是發展和提高學生智能的基本方式,但由于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不得不承認,課堂教學在發展學生智能方法上出現了嚴重片面化的傾向。我們的教學大多不考慮學生的智力特點和水平,只片面進行所謂的智力訓練,只用單一的標準評價學生,分數高則一切都好,分數低,則一切都壞。這些都嚴重摧殘學生的個性,更不利于學生和諧的發展,學校社團活動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這些不足。
2、社團活動有助于綜合素質的提高
什么是素質?鐘啟泉教授指出:“所謂素質,可以概括表述為:個體得自遺傳的智能和氣質是素質得以形成的出發點,從外界輸入的直接體驗與間接經驗是素質發展不可或缺的誘因和材料。在主體對外部材料進行加工的過程中逐漸確立自己的認知結構、情感結構和行為模式,最終內化為以能力與價值為核心的個體素質,它與個體的人格特性融為一個統一體。個體對特定事物所持的態度和處理特定問題時對知識和技能的運用,便是素質的外在形式?!睆溺娊淌谶@段話中我們可知:個體遺傳的智能和氣質是素質形成的出發點,外部的經驗是“不可或缺”的誘因,而“個體對特定事物所持的態度”,以及對知識和技能的運用,便是素質的外在形式。社團組織的專項訓練是誘發學生個體遺傳素質的原因,在反復的訓練中,學生便形成某種氣質,或者說個性,這就是社團活動對于學生個體“素質”提升的作用。鐘教授把“知識和技能的運用”,看成是“素質的外在形式”,這是從靜態的角度來看的,實際上“知識和技能的運用”是素質形成的重要途徑,我們說“實踐出真知”,“行為形成素質”,而社團活動的重要價值也就是促使學生某種素質的形成。